日期:2025-10-01 12:44:36
青岛一位幼儿园老师,31年教孩子爱自然、懂生活,成了全国“最美教师”!邵瑜,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的老师,用她的“绿色教育”点亮了无数孩子的童年。她的故事,讲的就是怎么让孩子在玩中成长,在自然里找到快乐。
邵瑜的“绿色教育”从哪来的?上世纪九十年代,幼儿教育老想着往“小学化”跑,孩子被关在教室里,家长啥都帮着干,邵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她发现,幼儿园里一块绿草地,孩子跑来跑去,盯着螳螂产卵都能看半天,眼睛亮晶晶的。她心想,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样子!于是,她决定让教育回归自然,种下了“绿色教育”的种子。
邵瑜不光有想法,还干出了名堂。她带着团队搞了个“绿色教育课程”,分成三块:基础课给所有孩子打底,兴趣课让小组的孩子玩出花样,个别课照顾每个孩子的特点。课程覆盖语言、科学、社会、健康等五大块,样样都跟自然挂钩。比如,孩子不光在教室学,还能在园子里跑,观察花草,研究小虫,玩得开心,学得自然。
幼儿园里有一棵老柿子树,成了孩子们的大玩具。柿子熟了,过去是厨师摘来分着吃,现在邵瑜让孩子自己想办法。低处的柿子好摘,高处的咋办?孩子们一会儿做网兜,一会儿搭梯子,忙得不亦乐乎。摘柿子的过程,数学知识偷偷钻进脑子里,孩子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,解决问题。谁说幼儿园只能学儿歌?
园子里还有个“明星”——一只叫“31号孙花花”的小鹅。这只小鹅是意外孵出来的,孩子们给它取名,当成班里的第31个小伙伴。每天早上,孩子们迎接它;傍晚,送它回窝。孙花花生病了,孩子们轮流照顾;它拉的粪便,孩子们学着发酵成肥料。这哪是养鹅?分明是一堂生命教育课!孩子们学会了爱护生命,懂得了责任。
邵瑜的故事,让人觉得教育可以很简单。让孩子在自然里跑跑跳跳,观察花草,爱护小动物,就能学会很多东西。她的“绿色教育”,不只是教知识,更是教孩子怎么热爱生活。这样的教育,谁不想要?
众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